10月23日,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第三期體驗項目開展儀式在京舉行,廣西體驗區精彩亮相。體驗區以“八桂繡球同心聚”為主題,立體式呈現廣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凝心聚力建設“四個家園”,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的生動畫卷。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有形有感有效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國家民委、北京市、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市蒙藏學校舊址共同打造了首個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并已于2023年3月底面向社會開放。體驗館坐落于北京西單,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區和中央政務區內,是展示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在國家層面展示各地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成功的重要平臺。館內分別設置中華服飾、音樂舞蹈、手工藝等多個體驗空間,館內體驗項目采取輪換機制,每季度集中推出兩個省區的項目,由承擔體驗項目策劃的各省區精選當地文化項目,按照“讓各族群眾可感知、可參與體驗”的要求,策劃設計出具有中華文化內涵及地方民族特色的體驗項目。根據國家民委工作安排,第三期體驗項目由廣西和湖北省承擔,輪展時間為2023年10月23日至2024年1月下旬。
廣西體驗區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北部區域,包含6個室內空間和3個室外空間、1個形象通道。自治區黨委、政府對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第三期體驗項目工作高度重視,組織精干力量深入挖掘中華茶文化、健康養生、邊關海洋文化、手工藝美術、音樂舞蹈、服飾、飲食、體育、節慶等方面的廣西特色內容,精心設計形成了一批各民族喜聞樂見、體現共同性、富有中華文化內涵的沉浸式體驗項目,通過實物美陳、非遺展演、表演展示、沉浸式互動等多種形式,實現了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全方位互動體驗,讓廣大市民和游客親身感受到廣西文化彰顯出的中華文化內涵,感受到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祖國南疆的成功實踐,感受到新時代10年來邊疆民族地區巨大的發展變化。(記者 覃文武)